001i5zE4zy7mlUAixBR9f&690.jpg
编导:郭冬云  摄像:蔡向上

一个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工艺,一个是家喻户晓的药用植物,千百年来,它们相依为伴,致富路上,它们共赢商机——不同寻常的板蓝根。

记者李文刚:雨浓,雨浓,来之前我说什么来着,到大理这么漂亮的地方,你就不能带女孩。哎哟,你不知道,这女孩吧,太爱美,看什么都好奇,见什么都新鲜……

记者徐雨浓:咳咳……

李文刚:哟嗬,什么时候弄这身出来了?

徐雨浓:不错吧?

李文刚:真漂亮!甭美了,干正事了吗?

徐雨浓:不就是来找板蓝根吗?

李文刚:对啊,找着了吗?

徐雨浓:找着了,找到身衣服。

李文刚:赶紧把这身衣服换了,办正事要紧。

徐雨浓:这可是白族地区,我觉得你穿这身衣服吧,有点不太合适,该换的是你。

李文刚:哟嗬,那我换一身不就完了吗。

到云南大理,拍的明明是板蓝根,记者雨浓却在穿着打扮上下起了功夫,难道是早就胸有成竹?这个啊,还真得从板蓝根说起。板蓝根是一种在中国土生土长的药用植物菘蓝的根,具有清热解毒、杀菌消炎的功效,在云南大理啊,很多人都在种,据说,还跟一种传统工艺有关。那么,这是一种什么工艺?记者雨浓又要帮文刚挑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呢?

徐雨浓:我刚才打听了,人家告诉我啊,这扎染可是白族特有的工艺。

李文刚:挺漂亮的,你看,这一个个小花多精致啊,而且标准都差不多,再加上这花纹……哎,对了,这扎染到底是什么意思啊?

扎染是大理白族的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,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,早在盛唐时期,就已经作为民间时尚,成为向皇宫进献的贡品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目前,扎染制品又成了云南大理的一种特色产品,吸引着中外游客的目光。

徐雨浓:这扎染的成品啊,还真是挺丰富的,不仅可以做衣服,您看啊,这是些小背垫,那个呢,铺到床上啊,还可以当床单。哎,文刚,你来看看这个,我觉得啊,这个也特适合你。

李文刚:这个啊,挺有意思,可是谁有这么大的腰啊。哎,那不是板蓝根吗?

明明是一间以扎染为主的手工加工坊,文刚在这里却发现了板蓝根,这是怎么回事?

村民杨麟:这个板蓝根,它本身就是植物染料,没有这个板蓝根,它就染不出这个扎染来。

徐雨浓:它是用叶子呢,还是用根呢?

村民杨麟:全部都是用叶子,根不用,只用到这个中间。

板蓝根,板蓝根,这白族的扎染恰恰就只用叶子不用根。原来啊,这菘蓝虽然是一种药用植物,但是它的根和叶的作用却并不完全一样。相对来说,这板蓝根,也就是菘蓝的根啊,是一种著名的中药,在城市的药店里经常可以看到,可谓是家喻户晓,而菘蓝这种植物本身呢,反倒很少被人们提起,所以啊,很多人也就只知道板蓝根,不知道菘蓝,而把菘蓝统称为板蓝根了。

中医副主任医师薛祖武:我们中药上主要是用它的根,它的根入药叫板蓝根,它的叶入药叫大青叶,大青叶通过加工成粉末,就叫青黛。

和板蓝根一样,青黛也是一种常见中药。不过呢,您可能只知道它能够清热解毒,消炎杀菌,却不知道,这扎染颜色的秘密,全在这青黛和提取青黛所用的菘蓝叶子上了。

徐雨浓:这以前对板蓝根的了解啊,就是感冒时喝的那冲剂,认为它呀只能药用,没想到它在这儿啊,还成了扎染的染料。现在呢,我就用最简单的方式啊,让你看看,这板蓝根到底是怎么变成染料的。

徐雨浓:嗨,您看到了吗?现在这个水啊已经变蓝了。所以说啊,以后别老拿板监根当药喝。哎呀,清热解毒啊。

以前,人们把可以提取蓝色染料的植物称为蓝,把提取染料时产生的沉淀物叫做淀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……南人握地作坑,以蓝浸水一宿,入石灰搅至千下,澄去水,则青黑色。亦可乾收,用染青碧。……淀乃蓝与石灰作成,其气味与蓝稍有不同,而其止血拔毒杀虫之功,似胜于蓝。”战国时期荀子的一句“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”,指的是颜色,而本草纲目中提到的“似胜于蓝”指的却是青黛的药效。也就是说,用这种天然植物染料染出来的扎染,不但颜色好看,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呢。

李文刚:哎哟,我说,干嘛呀?

徐雨浓:别动别动,我好好看看。哎你说,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,这扎染是怎么回事啊?

李文刚:没看出来?

徐雨浓:没看出来。

李文刚:我琢磨出来了,你呀,找根蜡烛。

徐雨浓:啊,这儿就有。

李文刚:那我这儿也有。

徐雨浓:哎,咱们点蜡烛干嘛呀?

李文刚:还没明白呢?有蜡油没有?

徐雨浓:有啊。

李文刚:有蜡油就好办,蜡油,滴哪儿呢?

徐雨浓:哎,把你手伸出来。

李文刚:伸手干嘛啊?

徐雨浓:就滴这儿。

李文刚:哎哟嗬,你够狠的啊。行,就这么着吧。瞧着,这是染料,把这个放一下,瞧见没有?甭吹了,这个蜡油以外的部分都被染上颜色了吧?被蜡油封住的部分,是不会被染上颜色的。到时候,把蜡油一揭开,这无色和有色一结合,就形成了美丽的图案。

徐雨浓:哦,我明白了,不过你这是蜡染啊。

李文刚:扎染啊,跟蜡染同理,来根针……

徐雨浓:针?我怕疼。

文刚猜的没错,这扎染和蜡染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,不同的是,蜡染用蜡,而扎染用的却是针和钱。简单地说,扎染一般都是事先在棉布上画好图案,用针和线把图案缝起来,在需要的位置按图案的形状紧紧地绑扎到一起,然后才放到缸里去染色。这样染出来的结果是,没有绑扎的布被染上了蓝色,而绑扎起来的部分,反倒染不上色,把线拆开以后,这些没染上颜色的和已经染上颜色的部分一对比,就形成了漂亮的图案。说起来简单,真正做起来啊,却并不容易。

徐雨浓:哎哟,哇,又被扎到了,出血了。看来要想做好这扎染啊,真是不容易。其实,我跟大妈学到的这道工序呢,是扎染里边最需要耐心和技巧,也是最难的。

由于扎染布都是用手工一针一线做出来的,随机性很强,所以啊,每一个花纹所呈现出来的形状都不一样。不过呢,这缝扎还只是形成图案的前提,最繁琐的工作啊,还在后面呢。

李文刚:哎哟我的妈呀……我说,这么弄行吗?

(画外音)不行,像你这种要反复浸泡21遍呢。

李文刚:反复21遍?!不行,这太费劲!我说,雨浓,过来过来。

徐雨浓:什么事啊?

李文刚:你在家干家务活吗?

徐雨浓:干啊。

李文刚:洗过衣服吗?

徐雨浓:当然洗过衣服了。

李文刚:我早就看出来了,你就是这优点,平时吧,就爱体验生活。那这事交给你了,别着急,慢慢干。

徐雨浓:好。这得洗多长时间啊?

李文刚:21遍就行。

徐雨浓:啊?!21遍?!

和化学染料不一样,这天然植物染料在染色时并不能一次成型,而是必须经过很多次的重复浸染,每次在染料中浸泡一段时间,都要拿出来晾干,然后再重新放进染缸里,每浸泡一次颜色就会更深一层,直到用清水漂洗不褪色的时候,扎染布上的花纹和背景就会呈现出多层过渡的效果,自然天成,生动活泼。绑扎的手工加上繁杂的染色技巧,形成了大理扎染独特的魅力,深受消费者欢迎。

游客(法语):我以前在中国的贵州看过蜡染,这次到大理是第一次看到扎染,非常漂亮,很了不起,需要很多的人工,也需要很大的耐心。

游客(法语):我觉得每一张都很好,还没有时间把每一张都看过来,因为每一张都是不同的图案,都很漂亮。他们付出了很多劳动,这个东西的价值应该是很高的。

徐雨浓:第16遍,实在干不动了!哎哟,还剩这么多染料,这一大缸得染到什么时候啊!要不然我喝点?

由于采用了植物染料反浸染的办法,人们在染色时,一般都会随时往桶里添加菘蓝叶来加深颜色,而不会随便把染料倒掉,这样一来,不但保护了环境,而且还充分利用了染料呢。

村民杨麟:这样一桶,最起码要染布,像被单床单这些,要染100块左右,板蓝根,沉浸好的,需要20公斤左右。

按照当地人的经验,每20千克的染料,一般需要100千克菘蓝叶作为原料,这正好是制作100块扎染布所需要的量。在大理,人们种菘蓝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板蓝根,而是要取菘蓝的叶子,所以啊,老百姓一般都会房前屋后种上二三亩,作为生产扎染的原料。

你看我们一年收两次,一次上半年,一次下半年,因为我们有大棚种植,每亩地收菘蓝叶将近在5000公斤左右。

目前在大理的本地市场上,一块2米长1.5米宽的扎染布,一般可以卖到四五十元。很多农户既是菘蓝的种植者,又是扎染制品的加工者。在没有大棚的情况下,一亩地大约能收2000公斤菘蓝叶,可以染出2000块扎染布,种植效益加上扎染工艺所带来的增值空间,综合收入高达七八万元。2006年,“白族扎染技艺”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08年,大理市菘蓝叶年产量250吨,扎染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。

徐雨浓:嗬,文刚,还在这儿研究着呢?

李文刚:那是,现在不研究,回去没收获。

徐雨浓:哎呀,我这次收获可是不小啊。我跟你说,我趁你不注意的时候,在这儿学了点手艺。虽然这个手艺不怎么样吧,不过,这也算是幅作品吧。

李文刚:行了,别卖关子了,看看。嗬,看出来了,“每日农经”。

徐雨浓:嗯,怎么样?

李文刚:肯定没少扎手。

徐雨浓:说真的,如果跟这些比起来,我觉得我这个就不算什么了。

李文刚:您也甭谦虚,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就做出这么一幅作品,那就相当地不错了,对不对?哎,我说,你那活儿干完了吗?

徐雨浓:活儿?哎呀,我还剩了五遍没染呢!

李文刚:嘿,你看!要说起来啊,这个真不错,要不,我收藏得了。

2006年,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08年底,大理市扎染从业人员1万人,参与菘蓝种植、产品加工和销售的相关从业人员接近5万人。

购买大理扎染、学习扎染的亲们,可以用手机淘宝扫描下图二维码:

请输入图片描述

https://dlszcx.taobao.com 备有学习大理扎染的材料,学习扎染一对一指导,包学会。

QQ:82157796

旺旺:dlszcx

标签: 大理扎染, 白族扎染

添加新评论